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1988年-1998年: 以《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特征》一书的出版和课程改革为标志,全面建设高标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探索从现实出发,抓住时代性课题,出版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特征》(刘美珣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在国内比较早的从时代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公共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并在全国首批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授予权。通过电视节目录制等手段,积累了长达近千小时的教学录像资料。经常性的进行教学研讨,对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形成目前的教师队伍起了重要作用。 1998-2002年: 1、根据教育部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全面设计安排和布置清华大学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上,强调改革、创新和发展,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重新审视继承下来的教育体系,创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新型课程体系。新的目标: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建立一流的教学设备,达到一流的教学水平,为培养一流的学生打好基础。 2、转变教育思想,从以老师为主体转变成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研究型教学模式,使公共政治课真正实现"进课堂、进头脑",产生实效。 3、加强教材研究,探索适合高等学校公共理论课特点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出版了北京市示范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刘美珣主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0年第2版,2003年第3版),获得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4、探索立体化教学,从1998年开始全面开展多媒体教学,在国内率先实现政治经济学课的多媒体教学。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获得了清华大学教学软件一等奖,2001年获教育部第五届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2001年组织召开了1次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对推动全国的公共政治课教学改革,发挥了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2002-至今: 启动清华大学百门精品课(两课系列课之一)建设项目。 1、探讨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任课教师努力把科研成果和研究的经验体会融入教学。鼓励学生写读书报告和"小论文"。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的改革相结合,起到推动参与式教学、增加信息量、既提高效率又增强效果的作用。以电子教案为重点,以校园网为渠道,制作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多媒体课件,在清华网络学堂上刊出,全面建设"立体化教材"。每一个任课教师都有体现个人教学风格的电子教案,灵活运用各种多媒体,重点采取了学生网上学习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法,以加强各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包括电子教案在内的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开展网络学习,交流和答疑。 3、针对教学手段的变化,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启发学生课前上网阅读《马经》网络教材相关章节的"步进教室"、"辅导答疑"和"学生阅览室"3个栏目;在课堂上仅作重点讲授,并开展更多的讨论。结合课程进度在电视台和网上向学生布置教学片,有的教师在"清华在线"上的BBS网络讨论区开展的关于电影《公司》的讨论,到学期末的访问量达到5789人次,人均15次。

课程通知 >>更多
  • 关于论文提交 2007-08-17
  • 上课时间地点通知! 2007-08-17
  • 期末答疑时间地点通知! 2007-08-17
  • 期末考试时间地点通知! 2007-08-17
最新动态
  • 刘美珣发布了新的作业第一章作业题
  • 刘美珣发布了新的调查问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教学调查问卷1
  • 刘美珣发布了新的调查问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教学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