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102080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 总学时/学分:总学时60(其中理论4学时,实验56学时)/学分1.5 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机能活动规律变化的实验性科学,主要探讨各种正常机能活动、异常变化、药物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及恢复到正常的规律和机制。该课程是重要的基础医学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桥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正常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规律,解释疾病的发生及其机制, 理解并应用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其原理,指明疾病防治的原则和基本措施,将机能相关知识彼此衔接、融会贯通,对机体功能代谢变化有系统、完整的认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验操作技能和积极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形成机能学科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常用方法、手段和实验设计的思路,且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为后续课程学习、临床医学实践和未来的医学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 方式:小班授课 形式:采用讲授、实验操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视频、示教和自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验成功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 1.考核方式: 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考核,满分为100分,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组成,分别占总成绩20%和80%。 2.考核评定标准:考核与成绩评定内容和分值比例见表1。 表1 考核与成绩评定内容及分值比例 评价内容 所占比例 分值 平时成绩 20% 20 实验成绩 实验报告 40% 40 平时实验操作 40% 40 合计 100% 100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石瑞丽 薛永志 张坤 胡海主编,《医学机能实验学》,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版。 [参考书目]:杨芳炬 王玉芳主编,《机能实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3版; 闫剑群主编,《机能实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 龚永生 陈醒言主编,《医学机能实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版; 白波 刘善庭主编,《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2版。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理论内容与学时安排 章节 教学内容 理论总学时 理论讲授学时 第一章 机能实验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二) 4 4 合计 4 4 实验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学时 每组人数 1 体液pH对水杨酸钠排泄的影响 验证性 4 4-6 2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 设计性 4 4-6 3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验证性 4 4-6 4 抗心律失常药对氯化钡所致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 验证性 4 4-6 5 药物对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 验证性 4 4-6 6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验证性 4 4-6 7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 验证性 4 4-6 8 呋塞米对大白鼠的利尿作用 验证性 4 4-6 9 药物对离体子宫的作用 验证性 4 4-6 10 几种类型缺氧以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综合性 4 4-6 11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 综合性 4 4-6 12 家兔失血性休克 验证性 4 4-6 13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验证性 4 4-6 14 急性右心衰竭模型的复制及抢救 综合性 4 4-6 合计 56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