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习近平在“3·18”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方向,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此,我们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版)为立足点,坚持网络思政教育课程和教育教学创新计划相结合,借助学习通移动端开展混合式教学。教学对象为我校本科大三学生。在学校的优慕课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内”和“课外”有机衔接;“线上”与“线下”无缝连通,延伸教与学的时空,提高学生学习灵活性、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带有奠基性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不忘老祖宗,把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经典著作放在重要位置。要按照习近平同志关于重视学习经典著作的要求,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的著作或文献,学习党史、国史,加强理论研究,力求学得深一些、专一些,做到“厚积薄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卷帙浩繁,要精选精学,重点学习经典作家的经典篇目。同时,还要紧密联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现实问题学习经典,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当前,对于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围绕活动主题,自觉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提高宗旨意识,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教育实践活动实效。   深入学习、系统把握、认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整体上全面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与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系统把握、认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根本的是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决克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张和要求,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决策,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卓越能力。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科学回答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和思想创新,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

课程通知 >>更多
  • 专题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022-09-22
  • 习新思想 专题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022-10-11
  • 专题八 科学发展观 2022-10-06
  • 习新思想 专题三习近平 经济思想 2022-10-03
  • 习新思想 专题二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2022-09-27
  • 专题十四和专题十五自学 2021-12-13
最新动态
  • 巩铭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习新思想 专题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巩铭发布了新的测试专题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巩铭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专题八 科学发展观
  • 巩铭发布了新的测试专题八 科学发展观
  • 巩铭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习新思想 专题三习近平 经济思想
  • 巩铭发布了新的测试专题三 习近平经济思想
  • 巩铭发布了新的测试习新思想 专题二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 巩铭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习新思想 专题二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 巩铭修改了通知公告专题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巩铭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专题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