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内蒙古历史文化》课程为面向全日制医学本科各专业所开设的人文公共选修课。内蒙古地区历史久远、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远古以来,匈奴、乌孙、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汉等各族人民曾先后或同时在这片辽阔的沃土上生息繁衍,内蒙古是多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和睦大家庭。《内蒙古历史文化》课以内蒙古历史为基础结合内蒙古实际,突出内蒙古特色,主要向学生介绍内蒙古地区由远古发展至今的历史;蒙古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蒙古民族的习俗与宗教;中国历史上的北部边疆问题;反映内蒙古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物质文化;介绍内蒙古的杰出历史人物。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开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强化学生巩固边疆和建设边疆的意识。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第一讲:内蒙古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本讲主要通过介绍内蒙古地区在旧石器、新石器、草原青铜三个时期的历史遗存,来证明从遥远的古代起就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第二讲:内蒙古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本讲介绍曾经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第三讲:昭君出塞;本讲由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奇女子—昭君讲起,进而分析古代中国的北方危机及其成因;第四讲:成吉思汗及其后代;本讲主要介绍成吉思汗与他的后继者及其缔造的蒙古帝国;第五讲:内蒙古民族风情;本讲介绍内蒙古地区独特的根植于草原上的民族风情;第六讲:内蒙古名胜古迹;本讲主要向学生展示美丽内蒙古的风貌;第七讲:内蒙古宗教;本讲主要讲述内蒙古地区的佛教、基督教、东正教、道教、萨满教等宗教的发展情况。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